不管怎么说,这是红军长征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为使陕北成为共产党的大本营,保存革命的基本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流浪将近一年的红军即将有“家”了!这个意义非同寻常,红军脱离根据地,转战在敌占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无人区,衣、食、住、行几方面都遇到常人无法想象的难题,克服这些难题付出的代价通常不亚于征途中的厮杀。
军无辎重则亡!
此时的中央红军最紧迫的莫过有个地盘休息整顿一番,就军容来说,此时的红军已经看不出是一支军队,几乎如同一帮要饭的花子在结伙走路!
红军长征出发前,大都由苏区政府保障军服供应,样式都是仿苏俄红军的八角帽、列宁装,缀红色帽徽和领章。从苏区突围前,每人发放了一套新军装,到了遵义地区时,经过近3个月转战已经多已磨损。
红军占领遵义后休整半月,被服厂日夜开工,为每人补充了一套新军衣,此后行军9个月未能更换,到达陕北时多数人已衣衫褴褛,不像叫花子像什么?
长征中的红军最大的任务就是走路,受大批敌军围追堵截,主要靠快速行军摆脱险境。当时胶鞋是难得的宝贝,布鞋不耐磨,只得一路行军一路自己打草鞋,现在每个官兵脚上穿的都是草鞋。
就是这样一支破衣烂衫、脚穿草鞋的特异部队!
突破腊子口之后,林彪大概是奉令,同彭德怀、聂荣臻、李富春联名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我们执行中央正确路线,连日击溃鲁大昌师缴获甚多,于昨十七日占领距岷州、哈达铺各三十里之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一带,前锋迫近岷州城,敌人恐慌之至。此地物资丰富,民众汉回各半,十分热情拥护红军,三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请你们立即继续北进,大举消灭敌人,争取千百万群众,创造陕甘宁区,实现中央战略方针。”
这时红军的绝对主力还是张国焘率领的四方面军,中央还是想尽力把他们拉回来。
不过,北进部队的这点战绩可能暂时还入不了张国焘的法眼,与他自己指挥的部队相比,张国焘更有骄傲的资本,不过,很快就要将这点资本糟蹋光了。
9月20日,中央政治局在哈达铺召开了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的计划,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会议调整了部队的一些人事安排:叶剑英为第三纵队司令员,邓发为政治委员,蔡树藩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亚楼调任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罗瑞卿调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调到林彪的第一纵队任保卫局局长。
值得深思的是:这次会议上,陕甘支队政治部提出“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并给每一位指战员发一块大洋(当地物产便宜,二元可买一只羊)。――可见这时红军士兵的体力衰弱到了何种地步!
有了充足的食物,红军需要的是时间,用来恢复体力,在哈达堡,红军全军休整了五天之久。
这期间,国民党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蒋介石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并代行总司令职权,统一指挥陕、甘、宁、青、晋五省军队围剿红军幸存残部。
9月27日,林彪率领第一纵队与中共中央进驻通渭县榜罗镇,次日,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改变俄界会议关于接近苏联建立根据地的决定,正式决定把中共中央和陕北支队的落脚点放在陕北。
现在,到达陕北还有最后一关:由胡宗南部组成的固原、平凉封锁线。
10月1日,毛泽东对张国焘做了最后的努力:由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等再次联名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一)我们自击破鲁大昌部,占领哈达铺休息三天,于二十七日占领通渭县城,拟在此休息数天,继续北进。(二)我们现用全力整理部队,因此部队日有进步,物质生活改良,体力亦逐渐恢复,扩大红军正动员中。(三)胡敌集中西固附近,王均第七师在狄道(今临洮)、十二师在岷州,周浑元向武都,于学忠在天水、陇西线,毛、许在静宁、平凉线,均各恐慌万状,踞守不敢出。(四)你们现在何处,是否乘虚进取松潘,若出此到,则你我两军配合更好,盼每逢五日联络一次。”
岂知,现在的张国焘正准备军事、政治双管齐下,决心自己打出一片天地来!
政治上,自立中央;军事上,正计划一场大战:以八万南下红军和二十万川军在百丈关周围纵横数十公里的开阔地带展开一场生死对决!史称“百丈关大战”。
(请看下篇:九十九、张国焘的“滑铁卢”:梦断百丈关)
日期:2009-10-20 08:18:41
九十九、张国焘的“滑铁卢”:梦断百丈关
10月3日,林彪率部向固原、平凉封锁线开进,在到达西宁与兰州公路时,遭遇了国军24师运送给养的车队,送上门的礼物当然不必客气,一纵轻松的缴获汽车十余辆。
越过西兰公路之后,前面就是六盘山了,这里已经到了甘肃省境内,国军24师黄子咸部还不知道劫走军用物资的那路神仙,不甘吃这个哑巴亏,派出部队追击劫匪,结果被林彪回头反咬一口,追兵一个营被击溃。
这时蒋委员长的嫡系国军并未止步,还是沿着红军的行军路线紧紧的追踪上来,不过规模小多,川军已经止步不追,老家打回来了四方面军,需要回头顾家;尾追中央红军的仅有毛炳文部两个师,欲要歼灭前面流窜的赤匪,那就需要张学良驻在大西北的东北军了。
还有,其时固原还驻有有马步芳的一个团骑兵,红军决定,兵向平凉,诱使马家军骑兵追击,争取一战打垮马家军。
平凉没有国军驻守,红军得以顺利翻越六盘山,毛泽东在六盘山顶诗兴大发,填词一曲: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诸多词评家都解释:这最后的“苍龙”意指东方的日本帝国主义,老孙怎么也分析不出毛泽东口中的“苍龙”与这时的日本人有什么关系,此时莫斯科共产国际的七大决议还没有传到长征途中的红军手里,党的政治路线还是以前的赤化一方、工农割据的政策,毛泽东心中欲缚的“苍龙”应该还是蒋委员长的国军。
不过,毛泽东在“望断南飞雁”之时,肯定会观雁思人,极为担心南下的红军,那毕竟是红军的八万精兵!
张国焘的信息到了:已经在在四川马尔康县东南的卓木碉另立了中央,连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的党籍都被开除了!
此时还无法抽出精力来口诛笔伐回击张国焘,红军急需的是汇合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何况,前面还有以逸待劳的国军在等着疲惫到了极点的红军!
10月7日,毛泽东也越过了海拔2928米的六盘山。与此同时,前方传来捷报:林彪指挥部队在宁夏境内的固原青石嘴地区,歼灭国军何柱国部骑兵第七师的两个连,缴获战马一百余匹。
第二天,林彪指挥一纵第四大队(红四团)于固原白杨城遭遇并歼灭邓宝珊部一个团。行至河连湾小镇时,又击溃了当地民团――疲惫的红军进军途中却势如破竹!看来来陕甘究竟还是来对了。
终于,中共中央以及林彪所率的第一纵队到达了甘肃镇原县三岔,与刘志丹部红军的接应人员会合了,这天是10月10日。
10月19日,中共中央及所率中央红军到达了陕西省保安县吴起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历时一年,纵横十一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的艰苦长征宣告结束。
而此时南下的红军也要玩把大的了!在拿下天全、芦山后,张国焘命徐向前率部乘胜直扑名山、邛崃地区的百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