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9-30 22:46:29
铁木真西征花剌子模回来,听说西夏居然在寻找外援一起对付自己,恼羞成怒,立即起兵攻打西夏,他瞄准的第一个目标,是沙州。
西夏在沙州的守将,名叫籍辣思义。
我们现在所能了解到的关于籍辣思义的史料不多,只知道他极擅守城。不客气地说,如果要在此时的西夏国内找一位擅长守城的将领,那这个人只能是籍辣思义。
铁木真根本没把沙州城放在眼里,在他以往的几次对西夏的作战中,除了第三次碰到的抵抗比较激烈,吃了点亏,其他几次他都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样的对手实在没啥好担心的。加上他刚刚西征归来,挟大胜之余威,攻破一个小小的沙州城,根本不在话下。
很快,铁木真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在籍辣思义的带领下,沙州军民顽强抵抗,数万曾经无往不胜的蒙古铁骑强攻沙州一个多月,损失惨重却硬是无法前进一步,只能望城兴叹。
铁木真不明白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沙州城,怎么这么难啃呢?老子偏不信这个邪!他下令停止攻城,挑了一些头脑机灵、手脚灵活的士兵,命他们趁着夜色挖地道入城,天明之后里应外合,攻破沙州。
蒙军突然停止了攻城,这让籍辣思义提高了警惕。长年征战的经验告诉他,蒙古人一定是在搞什么小动作。他命部下提高警惕,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向他报告。
到了晚上,尽职尽责的西夏士兵发现了正在偷挖地道的蒙古士兵,赶紧报告了籍辣思义。
籍辣思义笑了,果然不出他所料!他命部下往蒙古人挖的地道中放火,一时火光冲天,大量蒙古士兵被烧死,没被烧死的也被呛死,蒙军挖地道破城的计划宣告失败。
铁木真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向来战无不胜的他此时也没了办法,攻城原本就不是他的强项,偏偏又遇到了一个守城高手,这可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铁木真只好用上了最笨的办法:围困。沙州毕竟是个小城,里面的粮食和水都有限,支撑不了多长时间,籍辣思义再牛,也不能不吃饭吧?
就这样,数万蒙古大军展开了对沙州的围困战术,考虑到在围困沙州的过程中德旺有可能派兵救援,铁木真分出一支军队,命大将孛鲁、黑马(这个名字比较搞)等人率领,攻打西夏的银州,让西夏两面受敌,无暇救援沙州。
蒙军长途奔袭,直奔银州。银州守将塔海是个二杆子,不凭借城池防守,反而率军出城,与蒙军野战。战斗根本毫无悬念,夏军大败,数万人战死,牲畜损失数十万,塔海也被蒙军俘虏。
击破了夏军,蒙军攻城就变得容易多了。很快,银州就被蒙军攻破。
沙州被围,银州被破,漠北诸部也被铁木真派兵击溃,形势对西夏已经极为不利。德旺认为,有必要先向蒙古请和,缓解一下此时的危机,再图进取。他派人到蒙古军中,向铁木真请降,表示蒙古若退兵,他就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蒙古去做人质。
铁木真久攻沙州不下,只好同意德旺的请降,撤围而去。沙州自五月被围,自此已达半年之久,城中食物殆尽,然无一人投降。
日期:2011-10-01 22:39:04
铁木真一直到撤军时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沙州城里的西夏人面对数万大军的攻打和围困,宁肯战死、饿死也不投降,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土,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日子平静而祥和,任何人想要侵占我们的国土、抢掠我们的财产,我们都绝不允许,即使战至一兵一卒,我们也绝不投降!
我相信,这是每一下西夏人的心声。
蒙古退兵后,德旺马上派遣使臣前往金国,修复两国关系,共抗蒙古。经过几个月的谈判,和议达成,两国约为兄弟之国,金为兄,夏为弟,各用本国年号。
这件事情对于夏金关系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此,西夏终于在名义和事实上都取得了与金平等的地位(以前只是事实上),只是,这种平等似乎来的晚了点。
德旺倒觉得无所谓,别说这种平等来的晚了,就算西夏依旧是藩属国也无所谓,只要能与金国讲和,两国能够共御外敌,这就够了,面子上的东西都是浮云,要那么多没什么用。
与此同时,德旺还做了一件非常强硬的事情:拒绝向蒙古派遣人质!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反正自己现在已经与金国结盟,就算派了人质过去,蒙古人也不会放过自己,一定会藉此来攻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搭上一个儿子的性命呢?
时隔不久,德旺又接纳了铁木真的大仇人赤腊喝翔昆。
赤腊喝翔昆是乃蛮部首领屈律罕之子。蒙古灭掉乃蛮部后,屈律罕与儿子开始四处亡命。后来屈律罕死于契丹余部,铁木真向契丹余部索要赤腊喝翔昆,赤腊喝翔昆走投无路,只好投奔西夏。德旺考虑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就接纳了他,还送了好多粮食。
从现实意义上说,德旺此举并没有什么意义,赤腊喝翔昆被铁木真追的满世界乱跑,穷途末路才来投奔西夏,这样一个人,对西夏抗击蒙古并无实质性的帮助。那么,既然如此,德旺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认为,德旺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向铁木真表明自己绝不妥协的态度。
不需要再低三下四、忍辱偷生了,铁木真,你想打就来吧,就算你是一直恶虎,我也要在你吃我之前撬下你几颗牙齿!我要向你证明,李元昊的子孙绝不是软弱可欺的!
铁木真很快便知晓了西夏的强硬举动,恼羞成怒的他当即决定,再次亲征西夏,一定要一鼓作气灭掉这个“不听话”的国家。
西夏乾定三年(1226)二月,铁木真亲率十万大军,分东、西两路出兵,开始了他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攻夏的战争。
西夏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场战争,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