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2-04 08:14:53
第二部 南北群英 NO.171
陈国现任皇帝是陈叔宝。
陈叔宝是陈顼的长子,柳皇后所生,生得又早,母亲又好,根正苗红,名正言顺,因此很早就被立为太子。
不过,皇位对于皇子的吸引力比灯光对飞蛾的吸引力还大。作为帝王中的生子冠军,陈顼有多达42个儿子,这么多人中间,难免会有觊觎皇位而铤而走险的人。
陈叔宝的即位过程非常惊险。
公元582年正月,53岁的陈顼得了重病,太子陈叔宝和兄弟们一起进宫陪护,老二始兴王陈叔陵故意对典药吏(管药的官员)说:切药刀太钝,要磨快一点!
典药吏有点没弄明白:切药草,又不是切切糕,用得着磨那么快么。
所以他虽然满口答应,事实上却只是敷衍而已,并没有照办。
三天后,陈顼去世,死后谥宣帝,庙号高宗。
就在陈顼遗体入殓、陈叔宝趴在地上痛哭的时候,旁边的陈叔陵突然抽出早已藏在袖子里的切药刀,狠狠地向陈叔宝的脖子上砍去。
然而这把比猪八戒的反应还要迟钝的钝刀,切断直径0.1cm的药草还可以勉强将就,要切断陈叔宝直径15cm的脖子,其难度系数远远大于蚍蜉撼大树。
因此这一刀只是让陈叔宝受了点轻伤,不过吓得倒是不轻——吓晕了过去。
陈叔陵这个二皇子还真是够二,他又举起刀再砍,柳皇后护子心切,慌忙过来抵挡,也被他砍了几下。
这时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陈叔宝的奶妈吴氏拉住了陈叔陵的手臂,老四长沙王陈叔坚掐住了他的脖子,随后夺下他手中的刀,用他的衣袖将他绑在了柱子上。
这时,陈叔宝已经醒了过来,他惊魂未定,仓皇逃离现场,陈叔坚赶紧追上去询问他怎么处置陈叔陵。
陈叔陵趁机挣脱,逃回自己的府邸。
随后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宣布起兵反叛,但没有人响应——要有人响应就怪了,叛乱很快就被萧摩诃平定,陈叔陵被杀。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脑残的政变者,陈叔陵名列三甲,可以说毫无争议。
经历了这场风波后,陈叔宝终于顺利登上了皇位,史称陈后主。
他即位的时候,隋朝已经占领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无论是领土、人口还是国力、军力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随时可能发兵南下,陈国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
但陈后主对此却毫不关心。
什么国家安危,社稷存亡?
这些东西,关心他干什么呢?
八月桂花开,躲也躲不开。听天由命好了。
他关心的只有两个字——享受,他觉得,如果当了皇帝不尽情享受,就像有了用不完的钱却舍不得花一样,完全是冤大头。
百姓,我没兴趣;性,我很有兴趣。
天下,我没兴趣;裙下,我很有兴趣。
他的后宫佳丽无数,除了皇后沈氏以外,还有张贵妃、孔贵嫔、龚贵嫔、王美人、李美人、张淑媛、薛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一大帮美女,其中最得宠的是张贵妃。
张贵妃名叫张丽华,本是龚贵嫔的婢女,她发长七尺,眉目如画,肌肤如雪,顾盼之间,光彩夺目,远远望去,宛若仙子。更难得的是,她生性聪慧,举止娴雅,是个气质美女,陈后主对她一见倾心,非常宠幸,还生下了皇子陈深。
陈后主在宫中修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座楼阁,楼阁高达数十丈,连绵数十间,以黄金、玉石、翡翠、珍珠为装饰,其窗户、栏杆、门槛、梁栋等处全部是用名贵的檀木、沉木所制成。微风吹过则香飘数里,朝日初照则灿烂无比,可谓是极尽奢华。
陈后主自己住在临春阁,张丽华住在结绮阁,孔、龚二贵嫔住在望仙阁,三阁之间都有通道相通。
日期:2013-12-06 08:08:09
第二部 南北群英 NO.172
不过陈后主可不是那种没文化的土豪,他是个才子,酷爱文学,爱屋及乌,他的用人标准也是“唯文才是举”,谁的诗词、文章写得好,谁的官就当得大。比如当时最著名的文学家江总,就被他提拔为宰相(尚书令),另一位文人孔范则被任命为都官尚书。
江总、孔范等人虽然文采出众,可是对治国却一窍不通,让他们担当宰辅的重任,就好像因为一个人床上功夫出众就让他去研发导弹一样,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他最喜欢干的事情是把江总、孔范等一帮文人叫到宫中,把这些人称为狎客(后来狎客成了嫖客的代名词),再叫上自己的嫔妃、女学士(他把后宫中有文才的宫人封为女学士),男男女女一大帮人,一起饮酒作乐,一起吟诗作赋,一起开文学沙龙,互相赠答,然后选择其中特别艳丽的作品,谱上曲调,让宫女们演唱,经常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那场面,特别热闹,特别风*,特别红楼梦,特别才子佳人,而且特别有品味,比海天盛筵要高雅得多了。
喝着美酒,搂着美人,看着美景,作着美文,听着美曲,陈后主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著名的艳曲《玉树后庭花》就产生在这样的场合: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这首《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的代表作,也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的代表作。
陈后主处理政事的方法也与众不同,他懒得上朝,大臣们有事启奏,都由两个太监送到宫中,陈后主则醉卧美人膝,共掌天下权——让张丽华坐在他怀中,和她一起批注,共决天下大事。
张丽华因此权倾天下。官员们不管犯了什么事,只要能找到张丽华,再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除了张丽华,孔贵嫔也很得宠,孔范和她结为兄妹,在孔贵嫔的帮助下,孔范成了陈后主最信任的朝臣之一。
孔范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自诩为文武全才,目空一切,对陈后主说:外间诸将,都是行伍出身,只有匹夫之勇;深谋远虑的事,岂是他们所知道的!
陈后主对孔范言听计从,于是对将领们更不信任,稍有失误,就夺去他们的兵权,把他们的部曲分给孔范等文人,甚至连大将任忠也未能幸免。
将领们都怨声载道。
就仿佛屎壳郎做领导,身边一定少不了大粪一样,陈后主这样的人当了皇帝,身边也一定少不了酷吏,中书舍人施文庆、沈客卿就是这样的人。
由于陈后主大兴土木,奢靡无度,搞得府库极度空虚,施文庆等人掘地三尺疯狂搜刮百姓,吃饭税、排泄税、呼吸税、放屁税,各种税费层出不穷,财政收入比常年多出数十倍,让陈后主非常满意,对施文庆也越加宠爱。
百姓们都怨声载道。
但陈后主对此充耳不闻,依然是醉生梦死。
一边是内忧外患,一边是穷奢极欲,这样的日子就如一个负债累累的人却花钱如流水一样,显然是难以持久的。
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在解决了突厥的问题后,杨坚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陈国。
其实早在杨坚称帝的同一年,他就曾派兵南下伐陈,但由于突厥的骚扰,只得被迫退兵,当然他肯定是不能这么实话实说的,就像有些男人晚上去了KTV,对老婆肯定是冠冕堂皇地说在加班一样。
杨坚给出的理由,也是一样的冠冕堂皇:陈宣帝去世了,礼不伐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