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80章 致富有了门路

热门小说推荐

第八十章致富有了门路

邹玉珠听郑畏说可以改良老茶树,产出富家涧那样的茶叶来。

兴奋溢于言表,马上把还包装完整的一包茶叶拿出来,用方便袋装了,送给郑畏。

这是最大的商机,山里能量产的只有茶树这种耐旱的植物了。

他尽管行医,只是传承着祖上的医术,帮帮村里人治治小病和疑难杂症什么的。

根本没法挣钱,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也是靠在山里挖些草药什么的,挣些柴米油盐钱什么的。

茶树改良后,可以高价销售,那就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

郑畏看着他脸色的变化,一会兴奋得胀红,一会却变得愁凄凄的。

和郑畏估计的差不多,要动员顶上村老少爷们全部搬下山下居住,难度极大。

邹玉珠只看到了茶叶可能带来的极大致富机会,却忽略了郑畏附加的前提条件。

要搬迁村庄,何其艰难。难于上青天啊。

邹玉珠在内心里一阵纠结,长叹一口气。

姜清法看着邹玉珠垂头丧气的样子,站在那里干着急,手指把椅子的把手攥得发出响声。

眼见着马上就能脱贫的办法,没法实施,谁不着急啊。

郑畏见火候差不多了,至少邹玉珠有着想搬迁的念头,只是没办法。

办法好说,对老百姓诱导利益,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会争相搬迁了。

看来成立集体性质的股份公司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极有可能流产。

还是先把少数觉悟的人动员起来,先做起来再说吧。

“你家和你能动员起来搬迁的人家有多少?”

郑畏开始逐项破解,认真问卷调查起来。

“大约能有一半吧。”

这会,邹玉珠掐着指头算,还是有不确定的人家。信心明显不足。

“先把这些人家动员起来,把他们的地流转出来,我们先种植茶树,再建新房,然后再搬迁。”

邹玉珠眼里的亮光重新燃烧起来,咬着牙说:“好,这些我就办到了。我为了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子,还积攒了十万块钱,全部投上,作为股份。”

姜清法也急着入股:“我还有二十万元,也是想给孩子买楼的,全投上。”

他说完,瞅了一眼郑畏神色,有些小心翼翼地问:“我们村能流转出一千亩左右的好地,种茶树不知中不中?”

郑畏略作思考,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看来这股份公司,还得自己持大股啊,老爸有事干了。

老爸的那些积蓄,就让它活起来吧,肯定不会亏损,有陶罐在手,改良茶树,郑畏还是蛮有信心的。

说干就干,至于谁来当负责人,管他呢。

发展是硬道理。

郑畏让邹玉珠带着去采些种子,或者采些枝条也行。

自从与南方郑老板合作搞茶叶股份公司,郑畏发现陶罐改良茶树,需要原株的基因,只是改良品种,并不破坏原有的性质。

总算是找到顶上村发家致富的门路,接下来认真干就是了。

郑畏心情大慰,非常庆幸自己成立了茶叶销售公司,能够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张良英死缠烂打争取到出口销售,也要好好利用。

这个女人不简单,让人不能忘怀,却又怕陷进去啊。

给她打了个电话,让她准备资金投入新成立的茶叶股份公司吧。

有股份了,做起海外出口生意积极性也强不是。

而且,目前国内的销售渠道,有很多是她帮着做起来的。

人要知恩图报,生意才会长久,也能越做越大。

张良英闻听有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入股,当下就表示可以融资一百万元。

郑畏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也就淡定了。

老爸的存款还是最大的数额,当董事长还没问题。

至于师傅师叔和师兄们,也可以多方投资,反正他们有闲钱,投上也是玩玩票,只要不亏损,就稳赚不折。

他们对郑畏还是很信任的,去年年底分红都超过了本金。

再让他投些资,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发展的规划,需要班子研究。

自己发展擅长的领域,推动辖区经济发展,富民强村,是最大最重要的工作。

不管谁负责,都得推动发展。

郑畏想得理直气壮,对孟宪友喜欢抓具体项目、抓发展的作风,他还是很认同的。

王浩在边上看得有些雾里看花,纯正的公务员不能参股,也急得暗暗抓耳挠腮。

在返回的路上,他还是悄悄问了问郑畏,“能不能以亲戚的名主入个股?”

郑畏想了一会,还是婉拒了。

“我是老爸有些存款想干点事情,现在当了园区负责人,在这些事情就得手脚干净些,要不让村干部怎么想。”

“他们的身份,入股搞发展没问题,在我们身上就是问题了。”

郑畏晓之以理,不过还是给了王浩个机会,“你家里亲戚有没有没有工作的,到公司里干些事情,让他帮着入股倒是可以考虑。不过要选明白人。”

他好意地提醒了王浩一句,人在大利益面前,没有不动心的。

如果发生矛盾,就得不尝失了。

王浩点头称是,心里对郑畏看法改变了不少,以后得好好相处,好处少不了。

回到富家涧,郑畏一头就钻进暖棚里,把从顶上村带回来的种子的枝条,单独播插在一片地块里。

把阴阳陶罐全部摆放在那里,又去独立开辟出的画室画画去了。

参照写生稿,凭着记忆,画出自己心中的美景。

顶上村的石屋风情,在郑畏笔下,有了高原古老村落的味道。

画完,拍照,上传到网络空间里。

眼见着阅读量噌噌向上窜,十余万阅读量,很快就朝着二十万阅读量进发了。

郑畏懒得继续关注,关机去看他的种子改良情况去了。

淋上一遍水,带着陶罐就离开暖棚。

这个暖棚,成了郑畏的秘密实验室,大黄和大黑守护得严密,生人不敢靠近。

郑畏出暖棚时,摸了摸大黄的头,感到很奇怪。

这两个家伙经常躲在暖棚门口的小屋里亲密,却没见再下狗仔。

郑畏对它们的狗仔很满意,各自守护着自己的领地,尽职尽责的。

比起保安来,好用多了。

如果再下上几窝狗仔,得省多少工资啊。

狗食有一品鲜饭馆剩菜剩饭,保证供应,还得挑剔着要。

田四郎和付会计各自负责着两只狗的吃住。

田四郎又寻了个老伴,女儿不在身边,两老口直接把两只狗仔当成孩子还照料。

它们也不负田四郎老两口的精心照料,体形长得比大黄大黑都高大,而且还很聪明,对郑畏和田四郎亲得很。

每当见到郑畏,都会玩出很多花样,表演给郑畏看。

田四郎‍‌调‎‎‌‍‌教‌‍‌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它们自己天生就有表演天赋。

它们所在的区域,小动物没有敢靠近的。

郑畏闲下来,也很愿意与它们相处一会,任由它们围着玩闹一阵。

他知道它们喜欢陶罐的气息,得益于陶罐的改良吧?

陶罐能够改良种子和植物,对动物也肯定有改良作用。

想到此节,郑畏浑身打了个冷战,自己昼夜与陶罐相伴,不会被改良了吧?

想想自己身体的状况,形意功夫的进境,这种改变应该是有益的。

管它呢,目前陶罐改良的东西,都是珍贵的,价值高着呢。

说不定,哪天自己就成了仙人了。

郑畏美梦做得乐悠悠,天下却是掉下些本本来。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