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鹤兴向秦海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却很无奈。当然,这也是前一世的秦海曾经听说过的故事,只是现在由当事人亲自讲出来,有些内幕更为清晰。
我国在70年代中期引进斯佩发动机的初衷,一是为了借鉴国外的经验,全面提升国内的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水平,二则是为了装备某种型号的轻型轰炸机。在技术引进之后,由43A厂牵头,开展了斯佩发动机的国产化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980年初,采用英国材料制造的国产斯佩发动机在英国进行了地面试车以及高空性能、功能起动、再点火试验、零下40摄氏度冷起动试验等,均达到了预期效果。1980年5月,中英双方在考核合同上签字,确认斯佩发动机国产化试制合格。按照国内的惯例,国产化之后的斯佩发动机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岭。
可就在这个时候,尴尬的情况出现了。由于国民经济大调整,国家大幅度压缩军事开支,原定的某轻型轰炸机项目因缺乏资金而无法上马,红岭发动机一经问世便遭遇了无人问津的窘境。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43A厂利用早期进口的英国材料完成了后续十几台红岭发动机的制造,然而却找不到发动机的买主,只能将这些耗费了大量宝贵外汇的发动机束之高阁。
1988年,中越发生了南海冲突,国家意识到南海方向急需一种能够执行歼击和轰炸任务的大型作战飞机,某型歼轰战机的研制被提上了日程,红岭被确定为该型战机的发动机。然而,由于耽搁了十年之久,红岭发动机的材料国产化工作迟迟未能完成,成为发动机全面国产化的重要瓶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