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67章 长工不做背锅侠

热门小说推荐

天空飘着小雨,钱明月被挡在文华殿的玉阶下,雨水打湿了衣裙。

小皇帝的龙辇过来,钱明月跪下拜见,裙子泡在水里,冷得她牙都哆嗦了。

到了文华殿书房,小皇帝给她一张矮桌配一把高椅,钱明月坐得别提多难受了。

钱明月抬头,发现小皇帝正在偷看自己,一脸得意和坏笑。

从鸡毛蒜皮处着手恶心人,分明是后宫妇人惯用的手笔。身为一国之君,就算要害人,也要用个更大气、更有杀伤力的计谋啊。

不与这个熊孩子一般见识,钱明月问:“这奏折怎么批法?请圣人拿个主意。”

“你批就行啊。你将建议写在奏折的后面,朕批‘准’还是‘不准’,就这么定了。”

小皇帝将手枕在脑袋后面,脚翘到御案上:“就算朕看都不看就批‘准’,出了错大家骂的也是你。哎~朕总算过上君逸臣劳的美好日子了。干快点儿,干不完不许回府。”

钱明月好想打人。什么佐政、什么帝师、什么大权在握!她就是给周扒皮干活的长工!

她可以做长工,但绝不能做背锅侠,看到奏折先请示小皇帝:“吏部尚书建议暂时不进行今年的吏部考核,让官员在辖区内安抚百姓。圣人意下如何?”

“凭什么朕先说,你先说。”这个奏折是昨天韩书荣留下的,小皇帝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建议,也不知道该怎么决断。

钱明月说:“并不所有的地方都遭受灾,怎么能所有的考核都停了呢。如果让官员感到升迁无望,岂不能打击他们的干劲?民女以为不妥。”

小皇帝道:“朕以为韩书荣的建议很好啊!”

果真是这样,一定要跟自己反着来!钱明月装作难以接受的模样:“还请圣人赐教”。

“如果受灾地区的官员不能参加考核,救灾有功的不能升迁,其余地方的官员任满参加了考核,稍有政绩的就升迁了,难道不会影响灾区官员的干劲吗?”

“今年暂停考核而已,又不是所有人永远都不能升官了,为什么官员会觉得升迁无望呢?”

小皇帝说着说着,豁然开朗了:“不光受灾的地方,陕西、辽东等地负担着给边疆供给粮食和劳役等职责,也不宜让地方官离开参加吏部考核。”

钱明月赞许地点头:“一个官员新到一个职务,总要花费一定时间去熟悉地方风土人情、职责任务和同僚,这来来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

“无论是灾区还是北疆,都容不得如此延宕。方才是民女想错了,圣人英明。”

她在利用自己与她唱反调,诱导自己思考。真聪慧!小皇帝笑道:“是个嘴巧的!来呀,赐杯热茶。算了,搬个火炉来,在她跟前煮茶吧。”

钱明月道:“圣人,木炭味呛人。”

小皇帝恼火:“哪有那么多事儿!朕的赏赐你也敢拒绝!想造反吗?”皇宫的木炭才不会呛人,她在成国公府到底过的什么日子啊!太可怜了。

钱明月守着火炉,衣服一会儿就烤干了,担心自己会感染风寒,倒了一杯热水,捧在手里暖着,小口小口地抿着喝。

小皇帝托腮看着她,突然希望时光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钱明月放下杯子,翻开另一个奏折:“工部右侍郎奏报山东以工代赈进展情况的奏折,提到运河钞税太重,建议减免粮船的钞税,让更多商粮进入山东,减轻山东赈灾压力。”

小皇帝不悦:“赈灾跟粮船钞税有什么关系!钞税可是太祖定的,他真是不知所谓——”看了看钱明月的脸色,“你认可他的建议?太祖的策略错了吗?”

钱明月说:“不能脱离实际去评论一个政策的对错好坏。”

“太祖立国时,人口稀少、田地荒芜,自然要重税抑商。是以临清至张秋,张秋至济宁,各不过二百里,钞关叠征不下五个。但眼下,此策有些不合时宜了。”

小皇帝摇头:“朕不明白。”

钱明月说:“山东米粮供不应求,有市无价,富裕人家也得吃赈灾粮,甚至出现需行贿才能分到粮食的情况。”

“若降低乃至免除钞税,各地粮商将更多米粮从运河运到山东去,大批米粮涌入,就算米粮价格比平时高,但富人能买得起,陈年的赈灾粮就能省给贫民吃。”

“这工部右侍郎倒是个有见地的,不一味地满口仁义,重农抑商。圣人,这人值得重用。”

小皇帝依旧一脸迷茫:“算了,你也不用再跟朕解释了,你看着办就行。”

钱明月:……

下一个奏折也是来自山东的:“山东布政使上书请罪,说因为灾荒,杀害女婴甚至女童的行为愈发猖狂。”

小皇帝坐正身子:“这真是人伦惨剧,是朝廷赈灾的粮款不够吗?再拨一些吧。”叹息,“户部说国库亏空严重,也不知道还能拿出多少。朕先催催吧。”

钱明月垂眸,若是小皇帝掌权,徐平成或许会拿出一些钱粮来,换成她批阅奏折,呵!

户部是指望不上的,她还是自己想办法给女孩争取生存的机会吧。

“杀害女婴,不光跟灾荒有关。没有灾荒时,百姓也会杀害女儿。是以太祖立国至今,朝廷前前后后颁布了七八次诏令,禁止杀害女婴女童。”

小皇帝错愕:“人们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孩子?”

“因为生了女儿要准备很多嫁妆,后汉书说‘盗不过五女之门,以女贫家也’,就是说养得女儿多了,要准备很多嫁妆,家里就会很穷很穷。因此女儿在民间被称为‘赔钱货’。”

小皇帝说:“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家太穷了。”

钱明月说:“杀害女婴不光发生在穷人家,甚至大户人家妾室生了女儿,也会被家主下令溺杀,跟贫富没有必然的关系。”

小皇帝沉默良久,说:“你刚才说朝廷下令禁止过?”

钱明月说:“是禁止过,刑罚越来越重,从笞刑到流放再到死刑,但——”拿起山东布政使的奏折念,“民间溺杀女婴数以万计,未尝有一例告于衙门。”

小皇帝愤怒了:“为什么?其他人狠心就算了,做母亲的呢?”

钱明月说:“女人嫁到一个家庭里,从夫、从子、被公婆管教,哪里有说话的份?告到官府,意味着和婆家决裂,外嫁女也不容于娘家,她将众叛亲离、无家可归,哪个妇人敢如此呢?”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