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之所以和曹操会面以后,直接回了洛阳,而不是回了宜阳家中,主要的是,当初他建议杜畿和郭嘉,敦请天下大儒,重开太学的建议实行以后,第一位敦请的大儒郑玄即将来到了洛阳。
别说是他了,就是杨彪得知消息以后,也来到了洛阳太学,等候这位当世大儒郑玄。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太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太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太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王莽时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太学零落。
当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光武帝起营太学,访雅儒,采求经典阙文,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洛阳,于是立五经博士。建造的太学讲堂长十(丈)丈,宽三丈。顺帝诏修:赶学,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达11.2万人,营建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至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
灵帝熹平年间,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诏令当代名儒蔡邕、马日磾等正定五经文字,由蔡邕以八分隶书书写刊刻于碑以相参检,碑高一丈许,广四尺,共四十六枚。“骈罗相接”,立于太学门外,以瓦屋覆之,四面栏樟,开门于南,河南郡设卒看守。碑落成之时,其观视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满大街小巷。经学之盛,于斯为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