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定向所言确实戳中了林延潮的心思。
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当年他在金銮殿上的一席话,令他成为了天下贫寒人家出身的读书人表率。
不少贫寒书生都以林延潮的例子来激励自己,在困苦中以林延潮为榜样,觉得自己迟早也能有出头之日。
但是林延潮自己提出的经史并重,无疑却断了许多贫寒出身的读书人上进渠道。
古代读书人成材难,在于识字率低,识字率低部分也是因为印刷术的制约,导致书籍奇贵。
万历版的封神演义一本二两银子,而明朝一名七品县令,每月官俸也仅仅是二两银子。
当然县令还有其他收入,万历年时一名小贩月入也差不多二两。
儒林外史里范进的岳丈胡屠户,如同能一天杀一条猪,一个月也不过三两银子。
由此可想一本书多贵,故而有句名言‘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书买回来了,放在家里就不能用心读,但是你借别人的书,整天担心被书主人要回去,所以就必须赶在期限前读完还给人家,所以这样读书的效率最高。
因此不少古代家境清寒的名臣都有一段借书读书的佳话的,比如王充家贫不能买书,于是就逛于书肆上,装着要买书的样子将书读了一遍,他记忆力过人,读过一遍就能将书里内容记下。
元代赵弘毅,小时候家贫,为了读书,不惜给富贵家打工,工钱可以不要,条件是晚上可以借书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