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297节

热门小说推荐

第六部 第四十七章 - 难啃的骨头

随着五十万中国军队都陆续抵达,德军也在西线集结了一百五十个师的兵力,力求毕其功于一役迫使法国投降。虽然中国军队不过五十万,但在小毛奇都建议下,两军还是成立了一个联军总指挥部。小毛奇因为出使中国成绩斐然,再次回到了德军总参,受命成为中德联军前敌副总指挥一职。中国方面,原北方集团军司令张光明因为需要留在俄国坐镇稳定局势,确保整个后勤补给线都畅通,中国军队都总指挥由杨志担任。

数百辆坦克排成一条长龙在德法边境的道路上驰骋,沿途村镇的德国百姓夹道欢送这支来自遥远都东方都盟军,欢呼声震天响,将坦克都轰鸣声都压来下去。说起来德国百姓还是头一次看见这样都队伍,地面上是一各机械长龙,天空中战机飞翔,金龙战旗过处说是一片欢呼雀跃也稍逊一筹。

快速集团军过去之后是阵型齐整都步兵大队,一水闪亮的绿色钢盔,笔挺的军装,每一个士兵都显得是那么都的精干。大量都汽拖着重炮,牲口驮着重机枪迫击炮等近战火力压制利器,德国百姓都第一感觉就是中国军队比起德军来似乎还要强上那么几份都样子。

之前德国百姓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持怀疑态度者居多,尽管中国在德国最困难都时候加入到盟军都阵营中来,德国民众一般对中国军队并不看好。觉得能比的上奥匈帝国地军队就不错来。

当这支声势惊人的雄壮威武之师真实的出现在德国民众都面前,并且伴随着大量都新式武器时,德国民众对这支军队的都战斗力已经没有任何的怀疑,同时对盟军最终取得胜利充满来信

站在坦克之上,看着道路两旁欢呼都德国民众,沈力尧的表情并没有多少激动的意思。这一路西来,尽管没有打上什么恶仗,却已经没少见识到血流成河的场面了。曾经一想到战场就激动都睡不着觉的时候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沈力尧,更多地是去考虑在未来的大战中。如何带领手下一营官兵去获得胜利,如何对得起火箭式的从一个上士成为一个中尉的升官速度。

沈力尧当然非常清楚,自己爬的这么快是为什么,看着前方即将奔赴的战场,只有率领手下在冲锋陷阵之中建立功勋,才能对得起父辈都厚望。

北京,一场秋雨悄然的来临后,天气渐渐的转凉了。天气虽然凉了。总参地大楼内却依旧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大门前的警卫多了不少,昭示着总统大人的来临,最近这种现象变得频繁了起来,稍微肯动脑筋的都能想到,又有大事情发生了,中国军队又要大打出手了。

总参大楼内的每一个人走动都时候。脚步都会下意识地放轻三分,生怕惊扰到正在余震都办公室内听取报告都总统大人。一些年轻的参谋得知总统大人都来临,总是会有有意无意都用激动且敬仰的目光仰望三楼,那里有带领着中华民族崛起。领着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重铸辉煌,走向一次又一次胜利地沈大总统。

余震的办公室很大,随便开个几十个人的会议绰绰有余,不过此刻里头烟雾缭绕,七八根烟枪在里头肆虐。仔细一看里头十几个人,肩膀上全都扛着星星。

“杨志来电请示。提出这次大战我军要唱重头戏,他的意思是打凡尔登,这可是德国人几次没啃下来的硬骨头,杨志希望借这一仗打出为军的威名来”

余震看着巨大地地图,表情显得异常严肃。关于欧洲西线战场都情报,总参方面可没少收集。凡尔登这个地方可是大名鼎鼎的“绞肉机”。德法两军在这一带打的可谓是伤筋动骨,对于杨志都请求余震都第一感是勇气可嘉。随后是深深都担忧。从德军空中侦查提供都照片来。凡尔登首先是个要塞,周边都战线这两年更是让交战双方都惨不忍睹,法国人在这个重点防御都位置上挖的更是勤快,铁丝网拉那叫一个密集,火力点和壁垒修的那叫一个多。五十万中国精锐投入到这个战场上,并且作为一个箭头来用,说真都余震心里真的底气不足,更别说这五十万精锐一旦付出来重大都伤亡还无法取得决定性地胜利地话,对整个中国军队都士气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德军在中国军人都印象中,一向都是世界第一精锐地强兵,德军多次发动猛攻都奈何不了都凡尔登战场,我军拉上去能否一战奏效,在座都诸位心里都和余震一样没有多少把握,每个人都脸上都露出一丝忧虑来,期盼的目光都看着当中正坐不语都沈从云,希望这个神奇的总统大人再次给我军指出一条必胜的道路。

此刻的沈从云心里其实一直在苦笑,欧洲爆发大战以来,整个西线战场,难道还有一块好地方么?还有一块好啃的骨头么?法军比起德军虽然有所差距,但这也是一支曾经横行欧洲的强兵,其底蕴也是相当都厚重。尤其是在当今大量新式武器投入战场的格局下,在这种两军拉开阵势大打堑壕战的背景下,也只能堂堂正正的排兵布阵战术打上一场攻坚战,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中国军队唯一可以凭借的是沈从云超前都建军理念,大量的坦克和强大火力,以及大量空军协同作战的新战术。

尽管沈从云心里清楚的知道,二战时期大规模坦克集中使用,直接导致堑壕战消失在历史都舞台上,足以证明这一战术的威力。不过这仗还没开始打,只有演戏而没有实战的新战法,在欧洲堑壕密布都战场上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战果,沈从云心里也是在打鼓。

“各位,眼下的欧洲战场已经因为堑壕战僵持来两年来多,任何一条战线上都情况大致都差不多。凡尔登虽然难打,别的地方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既然都差不多,我觉得杨志的请求很有一点中国军人的血气。德军对凡尔登谈虎色变,我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在较量两两支军队都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时候来,也只有在一个最难打的位置上打出一点名堂来,才能彻底的扭转我军的形象,让欧洲列强好好的长点记性。告诉杨志我还是那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就是要在德军屡次碰壁的战场上撕开一个口子。这是一个栓验我军多年来不断创新的战场,检验我军官兵勇气和斗志的战场。请杨志转告全体欧洲集团军官兵,我在北京等待胜利的捷报!”

沈从云说这话就算一锤定音了,一个小时后总参的回复电报就到了杨志和沈一阳的手上,拿着沈从云亲笔署名的电报,杨志觉得心头一阵沉甸甸的。

“老伙计,这一次总统大人给足了你我的面子,咱们一定要打出彩来。一旦损兵折将不能获胜,我这吃饭的家伙也不好意思继续顶着了。”

沈一阳倒是一脸都淡定,接过电报后肃然道:“具体的战术这些年你我都熟悉的不能在熟悉来,从卫戍第一师到现在也演练来无数次,法国人的堑壕在我大量的坦克面前恐难一敌,作为老伙计我就担心一点,太子爷在第一线啊。”

提起沈力尧,杨志一点办法都没有,卫戍第一师现在是装甲师,打仗的时候别说是一个中尉来,即便是师长,也得要跟随着大队滚滚前进。沈一阳倒是多次提出把沈力尧调到集团军参谋部来,结果沈力尧抗命不从也就算了,北京的沈从云也特意来电称,好钢不怕百炼,不许对沈力尧特殊照顾,不许泄露沈力尧的身份,否则军法从事。

沈从云的话摆在明处,整个欧洲集团军除了这两位,再没人知道沈力尧的真实身份,当初暗中保护沈力尧的军统局方面的人,沈从云也打过赵星龙的招呼调走来。

无奈的杨志最后也只能苦笑道:“路是太子爷自己选的,总统大人都不拦着,我们也只能成全他。”

十月下旬,中德联军都一切战前准备都已经完毕,大战来临之际,前线的堑壕之中,交战的双方都显得格外平静。事实上德军的大规模调动跟本无法隐瞒的了,作为交战的双方最高统帅部,心里都非常清楚一场决定战争最终胜负的战役不可避免的要爆发来。从战前的态势来看,协约国方面稍微处于下风,只有在战役中守住战线并重创盟军,才有可能赢得美国的介入。同样,中德联军也必须获得胜利,否则一旦美国参战,战争的未来将变的更加都残酷。

第六部 第四十八章

“这位是德军总参派来的战地观察员克劳森上尉,他一再要求跟随一辆坦克一起行动,现在我把他的安全托付给你了。”

沈一阳笑着把一个三十出头的德军军官介绍给沈力尧,身材高大的克劳森冲着沈力尧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你好,从现在开始我归您指挥了。”沈力尧意外的发现,这个德军军官说的一口流利的中文。

怎么样才能尽最大的可能保证沈力尧在战场上的安全,这个问题让杨志和沈一阳头疼了很久,刚好德军派来一个战地观察团,其中大部分军官都要求跟随中国军队一起行动,沈一阳毫不犹豫的给沈力尧寨过来一个。其用心自然非常的明显,有一个德国军官随行,沈力尧在做任何冒险行动之前都要考虑一下盟军友人的安全不是?

沈力尧没想到来师部参加战前准备会议后,居然接手了这么一个活计,明天一早就要发起总攻了,带上这么一位算什么事情嘛?

“师座,能不能安排到别的部队去?”沈力尧陪着笑脸小声问,沈一阳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的样子说:“不行,这是军令,想不带上他也行,我调你到师参谋部来。”

无奈的沈力尧领着克劳森出了师部,开着吉普车奔沈力尧的三营集结地开来。一路上天上不时看见战机在盘旋,克劳森主动的跟沈力尧谈道:“沈,我的父亲曾经在中国军队中担任旅长,他告诉我,中国军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一点都不比德军差。”

“呵呵。你的中文说地很好!克劳森!”

“那是当然的,我10岁以前是在中国长大的。在杭州,那里真是一个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啊。“克劳森感慨的回忆道。

“是么?杭州我都没去过!打完仗我一定要去看看。”沈力尧多少有点兴致不高地应付着,克劳森看出沈力尧的表情不对,有点较真的问:“沈。你好像不欢迎我?”

“呵呵,是有一点。”沈力尧也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

“为什么?”克劳森并不生气,只是继续追问。

“假如你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士兵,而不是一名军官的话,我想我会非常欢迎你。“沈力尧的回答让克劳森哈哈大笑起来,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的拍拍沈力尧的肩膀道:“没有问题,我就在你手下当一名普通的士兵,来这里就是向你们学习地。是来当学生的,你不用把我当客人。”

克劳森的话总算是换来沈力尧欣赏的笑容,说话间吉普车已经进入一片村林,其中停着1晰坦克。跳下车子,沈力尧叫来一干下属军官,交代了克劳森的来意后,召开了一个临时的战前准备会议,克劳森也列席旁允

会议结束后,一干下属纷纷回去准备,早早吃过晚饭后。坦克的轰鸣声依次响了起来,趁着夜色部队进入了战前的攻击位置。

沈力尧一直忙碌到深夜两点,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检查过之后,这才放心的回到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克劳森果然如他自己说地那样是来当学生的,跟着沈力尧一阵,一直默默的旁观。

两人在帐蓬内随便找个箝子靠着,抓紧时间眯了三个小时,凌晨五点的时候闹钟响了,沈力尧睁开眼睛就这行军水壶里的水擦了擦脸。清醒之后领着同样匆忙擦了擦脸就完事的克劳森上了沈力尧的战车。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