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5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0-12-16 14:23:02

二十七、改装直升机

1977年6月,我在长春家里休假,这是我婚后第一次享受一个月的假期生活。我每天沉浸在和妻儿欢聚的甜蜜中。

一天,突然听到喊我接电话,说是新疆打过来的。

我又吃惊又纳闷,这是谁呀?新疆怎么会来电话?那时通讯不发达,电话也没普及。尽管家里装有军线电话,但我在新疆十年,从未往长春家里打过,在家休假时,也从未接到过任何电话。难道八航校那边出了什么大事?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接电话:“喂——谁呀?”

“我,穆忠德,你休假好吧?电话不好打,长话短说,告诉你一件事,上级来调令,调你到沈空航空兵运输团工作,限7月1日报到。你赶快回部队办理调动手续,不得有误!”

“什么?什么?穆副大队长,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我的心一下激动起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其实我听得很清楚,就是不敢相信是真的。

穆忠德副大队长又说了一遍后,加重语气补充道:“你休假没完也要赶回新疆办手续,这是命令!”我立刻回答:“是!我马上买车票即刻返疆,请领导放心!”

放下电话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一点儿心理准备也没有。以前只知道航校的飞行教员一旦留校,很少调动,特别是在新疆工作的同志,想调回内地是连梦都不敢做的,除非停飞。像我这样的跨军区调动,又要改飞不同机种,多不容易啊,而且调回沈阳,离长春近了,回家也方便,可解夫妻两地思念之苦,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决不能放弃。

我没犹豫,告知家人后,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不等假期休完,毅然踏上回新疆的路途,开始了我飞行生涯中的重大转折。

一定有人会想:我是个干部子弟,……,家住长春,长春市就有一个七航校,和八航校一样的空训性质。而且我们前校长孙长海已到七航校当副校长了,我调到七航校不是顺理成章、易如反掌吗?连改装都不用。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那个年代,老一辈人从来就没有搞特权、惯孩子的想法。组织分配到哪里,就到哪里工作,不能走后门。必须在基层锻炼,不然成不了材,特别是对男孩子。男孩将来是要担责任的,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娇着惯着能行吗?所以,不但是父母,就是我自己,也从未有过主动从柳树泉八航校调到长春七航校的念头。

回到部队,领导找我谈话才知道,这次调动不止我一人,而是一批人。空军从各航校抽调80余名飞行教员充实到新近成立的三北地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航空兵运输团,以及兰州军区空军航测团、武汉军区空军新乡直升机运输团等单位,并根据任务改装不同的机种。我们八航校是从第一训练团抽15名飞行教员去沈空运输团、新乡直升机团、汉中航测团,其中沈空1人,新乡直升机团10人,汉中航测团4人。去沈空的就是我,多荣幸啊!八航校东北籍的飞行员不在少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竟落在我的头上,多么不可思议!

从调令上得知,到沈空运输团的也不仅我一人,还有七航校的10位飞行教员,他们得从东北牡丹江机场到沈阳报到。不错,我到了那里也不会被孤独了。到了新单位,有了新伙伴,开始新生活,这是多么令人惬意,令人神往。

在新疆办理调动手续的几日里,我天天处在亢奋之中。对新疆我是热别依恋的,却也急于离开。我结婚了,有孩子了,不由自主有了顾及。何况这是组织的安排。

我们八航校是一所在“文丨革丨”的特殊时代背景中新组建的歼击机航校,开展飞行训练25年来,为我人民空军培育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并且没有发生过一次重大飞行事故。为此,军委授予我校集体一等功——这在非战争时期的师以上的‍‌‍军‍‌‎‌‍事‌‎‍‎单位是极其难得的。从二十岁的青涩小伙到三十一岁的成熟青年,我参与了八航校的组建,充当了八航校成长壮大的基石,把一生中最金贵的年华留在了新疆。我骄傲,我光荣,我是八航校的一颗螺丝钉。

带着兴奋而又复杂的心情,我告别了共事多年的战友,告别了战斗和生活了11年的新疆,留下我的青春,踏上返回东北的旅途。离开新疆时,我全部的家当就装在一个自己钉的木板箱和两个纸盒箱里,木板箱内是发的军装和飞行用品,纸盒箱里全是书。

按照规定,我最终未能同与我朝夕相处十年的银鹰座驾留一张亲密合影。那种一腿跨进机舱,昂首回眸展望蓝天的英姿,终究未能在我这里定格。

日期:2010-12-16 14:27:11

终于回到了阔别14年的沈阳,我在沈阳八一学校、和平区的三十九中学、铁西区四中读了三年书,并从沈阳参军当了飞行员,可以说沈阳是我成长之地,‎‍成‌‍‎‍人‍‍之地,成才之地。如今又回到沈阳,来到了东塔机场沈阳空军航空兵运输团所在地报到,心情格外激动,处处感到亲切又不乏新鲜。特别是见到了七航校新调来的战友们,大家更是一见如故,热情有加。虽然我们原本不认识,但相逢何必曾相识,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大家都格外珍惜。

我们共11人,我任副中队长,七航校的10名同志都是飞行教员,自然我成了临时负责人。运输团的赵长安副团长找我谈话,说我们航校来的这11名同志要集中培训,先在团部学习直升机的有关理论,然后分配到直升机大队改装直升机,二大队分5名,三大队分6名。我在三大队,而三大队目前在大连周水子机场驻训,学完理论,我们6人要到大连直升机三大队报到。

听到这话,我的心里不由一沉。我原以为到了航空兵运输团后,找领导谈谈自己的想法,争取能飞固定翼飞机,比如里-II、伊尔-XIV,最次也是运-V啊。因为这些固定翼飞机与我飞熟了的初教-VI飞机的航空原理和驾驶术相差不多,改装起来比较容易。而飞直升机的差别就大了。

在我的概念中,直升机不仅难学,好像还不够安全,我从心底里就排斥直升机。心里虽然老大不乐意,但嘴上不能再说什么。谁初来乍到就顶撞领导?我表示还是服从组织分配。毕竟刚到新单位,首先得给领导留一个好印象吧,不能让人感到说道太多,太矫情。

学习理论期间,我们这些航校来的教员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

机务教员讲直升机的飞机构造,直升机发动机和旋翼系统,讲得神乎其神,复杂得很,相比起来初教-VI简直像小儿科那么简单原始。直升机这个高科技的复合体开始像神一样印在我的心里,从此可不敢小瞧直升机了。

上飞行原理课时,我才知道,直升机没有机翼,全靠几片巨大的螺旋桨叶旋转后形成的升力拉着飞机上天,就像头顶上顶着个风车一样。这个风车又靠飞行员的驾驶杆操纵,可前后左右倾斜,从而使飞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为克服风车旋转造成的反作用力使飞机方向偏转,飞机尾部又安装了一副螺旋桨,以抵消机身上方大旋翼所产生的偏转力距,从而保持方向不变。这副尾桨由飞行员双脚控制。

直升机的主要性能是进行空中悬停,以及在没有任何机场设施的野外场地着陆,因而决定了直升机可以负担固定翼飞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越过山区、河流、丛林、沼泽等交通不便的地区,通过放射性和毒剂沾染地带,输送部队或物资,直至前沿阵地实施空投、机降,特别是抢险救灾、护林防火,支援国家建设等任务,更能大显神通。直升机有着广阔的前景,通过学习,我坚定了飞好直升机的信心,也开始喜欢上直升机了。是啊,不就是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吗?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