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刘邦的战略远见,他应该也想到了这条奇袭之计,但他还是选择了罢兵休和,他不想负约,以免予人口实。战国时代,侠风盛行,人皆欲为君子,以留万世清名,刘邦自然也会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做人要学季子挂剑,君子一诺重于千金,刘邦已经答应项羽的求和,却在项羽不备之时发动突袭,刘邦将要为此背负“负约”的千古骂名。
要名还是要利,刘邦在痛苦的思考。刘邦和项羽不同,项羽经常被所谓道德的力量所束缚,刘邦就相对轻松许多,他义利兼顾,有时利大于义。二人说的对,这是千古一时之机,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等项羽缓过气来后,必然会反咬刘邦一口。
斩草不除根,必留后患!
在背负千古骂名和留下千古之恨之间,刘邦很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刘邦相信一点,如果不是楚军实力受损太大,项羽同样会撕掉墨迹未干的鸿沟条约,在他背上狠插一刀。
虽然做出了追击项羽的战略决定,但刘邦有向项羽单挑的勇气么?估计没有,即使现在的项羽已经虎落平阳。彭城惨败最大的负作用不是损失了二十万兵力,而是让刘邦从此畏项羽如虎,这是发自内心的恐惧。
仅凭刘邦的军队从河南一线向东挺进,很难置项羽于死地,现在的刘邦最需要韩信和彭越在军事上的支持,同时也有心理上最大的安慰:有韩信在,刘邦足以对付项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