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13 08:15:05
第二部 南北群英 NO.162
现在,宇文赟终于熬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那一天。
刚一即位,他就显出了他的淫雄本色——把父亲后宫中的女人全部纳为己有。
接着他举起了屠刀,第一个目标对准的是自己的五叔齐王宇文宪。
宇文宪战功赫赫,威望极高,在诸王中,年龄又是最长,宇文赟对他非常忌恨。
叔夺侄位的多了,北齐的高演,南陈的陈顼,都是现成的例子。他觉得,宇文宪就是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活火山,随时可能吞噬自己和自己的皇位。
因此,他决定先发制人,除掉宇文宪。
他先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宇文孝伯:如果你帮我出个主意把齐王干掉,他的位子就归你啦。
宇文孝伯吓了一跳,连忙叩头劝谏:齐王是陛下的叔父,功高德茂,社稷重臣。陛下您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宇文赟碰了一鼻子灰,气呼呼地走了,从此他彻底疏远了宇文孝伯。
随后他转而与自己的心腹郑译、于智(于谨第五子)等人谋划,很快就有了主意。
他派人召宇文宪等诸王入宫,进宫后,又宣宇文宪单独觐见。
宇文宪刚一进去,就被早已埋伏在此的武士抓住,五花大绑,押到宇文赟面前。
于智当场告发宇文宪谋反。
宇文宪目光如炬,与于智争辩起来。
于智本来就没什么证据,哪里辩得过宇文宪,理屈词穷之下,只好把话挑明:现在这样的形势,你说得再多,就算把嘴唇说成兔唇,又有什么用呢?
宇文宪自知不免,只好把手里的笏板怒掷于地上,长叹道:死生有命,我岂是贪生怕死之辈!遗憾的是我无法为老母亲尽孝了。
随后他被当场缢死,时年35岁。
这一天,距离宇文邕去世只有短短21天。
对他曾严加管教的父亲死了,对他有严重威胁的齐王死了,宇文赟的心里有如囚犯出监狱、**被赎身一样的轻松,现在他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他的执政风格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折腾。
无休止的折腾,朝令夕改的折腾,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一开始,他认为父亲执行的法律《刑书要制》太过严格,便马上将其废除,还多次实行大赦,这些措施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全国广大犯罪分子的热烈欢迎,纷纷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新政策的拥护之情,一时间犯罪率强势攀升,连连涨停。所以,没过多久,他又觉得这样不行,便重新制定了一部《刑经圣制》,比以前的法律更严厉,更苛刻,只要小有过失,就动辄杀戮,搞得百姓人人自危。
他还改革了官制,设置了四辅官(大致相当于四个副总理)——以大冢宰越王宇文盛为大前疑,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为大右弼,申国公李穆为大左辅,大司马随国公杨坚为大后承。
这些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叫大前疑不叫大前门,叫大右弼不叫大诱惑,叫大后承不叫大后轮?
我不知道,估计连宇文赟也不知道,但他觉得这些名字有什么意思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酷,要有个性,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点他的确做到了),就好像前些年,很多小孩都喜欢写没人看得懂的火星文一样。
对于当年在父亲面前说他坏话的王轨等人,他当然不可能会放过。即位不久,他就派人到徐州杀掉了刚刚击败了陈军立下大功的王轨。
随后,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也都被赐死,另一位当年曾辅导过宇文赟的师傅尉迟纲则忧惧而死。
宇文赟和他父亲宇文邕完全是一对负相关的反比例函数——凡是宇文邕喜欢的,他一定是讨厌的;凡是宇文邕讨厌的,他一定是喜欢的。
宇文邕生活俭朴,他崇尚奢华;
宇文邕不好女色,他极其好色,并且搜罗了大量的美女到后宫,整天沉迷于酒色,经常十天半月都不上朝。
日期:2013-11-15 08:15:02
第二部 南北群英 NO.163
公元579年2月,当了仅仅半年多皇帝的宇文赟又一次心血来潮,把帝位传给了年仅7岁的太子宇文阐,是为北周静帝,宇文赟自己则称为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为天台。
他不再和以前的皇帝一样自称为朕,而是自称为天(在小子我的印象中,狂妄到称自己为天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隔壁村上的精神病人阿旺,一个是宇文赟)。
他出门时的仪仗比以前要多出一倍,群臣要到天台来朝见他,必须先吃素三天,再洗澡一天才行。
他诏令天下,除他以外,都不准用“天”“高”“上”“大”四个字,所有名字中有这四个敏感字的都必须改掉。比如说,“天上人间”夜总会这名字不能叫了,改叫“底下人间”;“高大威猛”这个词不能用了,改成“长胖威猛”
-------
他还规定,除了宫中的女人,其他所有女人一律不得化妆,眉不准画,粉不准抹,胭脂更不准擦。
他每天游戏无常,出入不节,有时凌晨出门,半夜回来;有时半夜出去,凌晨回来,搞得下属苦不堪言。
除了原先的皇后杨丽华外,他又一下子立了三个皇后,朱氏(名唤朱满月,江南人,宇文阐的生母)为天皇后,宠妃元氏(名叫元乐尚,开府元晟之女)为天左皇后,陈氏(名叫陈月仪,大将军陈山提之女)为天右皇后。
他对自己的五个叔叔非常猜忌,这年5月,他终于彻底解除了他们的权力,把他们分封到各地去安度晚年。
赵王宇文招被封到了襄国(今河北邢台),陈王宇文纯被封到了济南(今山东济南),越王宇文盛被封到了武当(今湖北丹江口),代王宇文达被封到了上党(今山西长治),滕王宇文逈被封到了新野(今河南新野)。
就这样,五王都被赶出了京城。
宇文赟自剪羽翼,他的岳父杨坚(其实现在应该叫首席岳父了)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取代了越王宇文盛,被任命为大前疑,成为四辅官之首。
当然,宇文赟也还是干了一点正事的。
他任命郧国公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杞国公宇文亮、上柱国梁士彦等人率大军南征,很快就攻占了寿阳(今安徽寿县)、广陵(江苏扬州)等地。
眼见周军来势汹汹,一年前刚刚遭到重创的陈军不敢应战,慌忙把淮南各州郡的部队和百姓都撤到了江南,在沿江一带布置防务,从此长江以北的土地尽归于北周。
然而,就在周军得胜班师的时候,军中的副统帅杞国公宇文亮却突然反了。
事情的原因是这样的:
宇文亮之子宇文温的老婆尉迟繁炽是尉迟迥的孙女,当时才15岁,长得极为美艳,有一次作为宗室贵妇进宫作客,正好被宇文赟看见,让他惊为天人。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酒要用在国宴上,好女人当然要用在皇帝身上!
宇文赟没有一丝犹豫,当场就**了她。
得知这个消息,宇文亮大为愤慨——我为你奋勇杀敌,你污辱我的儿媳,为这样混蛋的皇帝卖命实在是太没道理!
一怒之下,他决定夺取主帅韦孝宽的兵权,起兵造反。
然而由于消息泄露,韦孝宽提前做了防备,很快宇文亮就兵败被杀。
随后宇文赟马上诛杀了宇文温,并把尉迟繁炽纳入后宫,不久就封为皇后。
就如刘备有五虎上将一样,他现在有五凤天后——杨丽华为天元大皇后,朱氏为天大皇后,陈氏为天中大皇后,元氏为天右大皇后,尉迟氏为天左大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