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106节

热门小说推荐

严苛酷责的任尚失和西域诸国,被召回朝廷问罪,由段禧接任西域都护。107年,早已不堪忍受的焉耆王元孟首先发难,招诸国攻击屯驻汉军,一时多国响应。疏勒又与莎车相攻,于阗擅杀拘弥王,不一而足,西域大乱。有鉴于此,朝中放弃西域之声又起,主政的邓太后诏令弃西域都护,命班勇领兵五百前往西域,接回汉军军吏家属。

得知朝廷罢西域都护,耿恭和成上伏在班超墓前放声大哭。为班超、为自己、为万千死去的西域军民,为无数殒命沙场的汉军将士。

耿恭决心与成上一起前往大泽,与拓拔勒牧马塞外。怀玉和云当满心欢喜,连声叫好。儿子耿溥却不愿前往,成上说道:“东方朔有云:‘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观朝中对班超大人、汝父乃至窦宪实在令人心寒,甚至连你族伯耿秉,屡为大汉建功,虽死在窦宪前,也被累得褫夺封地……”,耿恭摆手示意成上不要再说,对耿溥说道:“个人之事不足道也,但自古无不死之人,无不灭之国。秦人立国,何等声势。却不恤子民,旦夕不在。汉室不能选贤任能,小民势必揭竿而起。我看不出百年,天下必将大乱。为父虽对儒家之说颇有微言,但孔子所说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确是明哲之言。”,耿溥鄙夷一声答道:“孔子如此说,却自己都不这么做。况百年太长,孩儿不愿无为终身。愿效父亲,为大汉征讨四方。若能如此,死则无憾。”。耿恭望着尚不足二十的耿溥,仿佛看见了年轻的自己,摇头不再劝说。

若羌已为耿溥生下一子耿宏,此时又有身孕,自然也留下不走。耿恭等到范羌随班勇回到洛阳后才动身,范羌携老母妻子欣然同行。

为绝后患,耿恭将埋在后墙的精夫尸骨入殓后让耿溥大葬,假称自己病故。

闻耿恭死,羌人无不伤痛。依羌人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号歌。卑禾羌海边日聚千人,皆骑马高歌大呼。多有以刀刺面,割耳之人。至有人尽杀其犬马牛羊,悲呼:恭父死,不叫活也。

抱罕城中,兵士奔走相告,竟至营空。有吏拿住喝问,皆不听。报到新任护羌校尉徐鄢处,鄢叹道:“义也!”,下令释之。

一年后,大泽边。

耿恭和云当共骑“月夜”疾驰,云当别有心事,气急败坏对丈夫嚷道:“为什么又是怀玉?都怪你!”,耿恭大笑道:“我已答应你不干别的,专生儿女,你怎么如此着急,该有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云当大叫:“我不干,我现在就要。”。说着抱住耿恭滚落马下。

怀玉远远望见云当和丈夫在青草野花中滚动起伏,抚摸着隆起的腹部微笑看着这一切。是啊,只要有自由,有孩子,生命就有了希望。身后传来青雁与成上说话的声音:“这小子骑起马来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不枉当初叫他拓拔元,你说他算汉人还是鲜卑人呢?”。

成上此时已经知道了当初青雁为何非要儿子随母姓的原因。原来拓拔勒自疏勒城一战后,已无生育能力。这才与妹妹商议将来要以外甥为继位之人。看着才六岁的拓拔元纵马驰骋渐渐远去的身影。成上笑笑答道:“叫成元还是拓拔元有何不同?说不定将来还会改姓元呢。也许真会象於除鞬所说那样,千百年后,无论鲜卑人、匈奴人、羌人,都是汉人,都是中国之人。”。

拓拔勒接过话去说道:“真要有那么一天,那就从我拓拔鲜卑人做起。”。

编者按:公平而论,邓太后邓绥出身开国功臣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汉代官家女子读书乃是常事),后以班昭为师。在其主政期间,虽醉心权柄,尚能约束族人,勤心政事。

日期:2010-01-25 10:33:49

尾章:代代相传英雄史诗

115年,耿溥击叛羌于丁奚城(今宁夏灵武),军败,遂殁。诏拜溥子宏、晔并为郎。

耿晔字季遇。顺帝(125~144年)初,为护乌桓校尉。时,鲜卑寇缘边,杀代郡太守。晔率乌桓及诸郡卒出塞讨击,大破之。鲜卑震怖,数万人诣辽东降。自后频出辄克获,威振北方。迁度辽将军。

耿氏一族自光武中兴以后迄建安之末,从耿况至耿晔出五世名将,打破了古人所谓“三代为将必败”的谶言。计有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娶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与汉室同兴衰。

107年,西域叛乱,以班勇为军司马与班超长子班雄,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大汉自弃西域后,北匈奴势力重入西域。119年,敦煌太守曹宗遣行长史索班率兵屯驻伊吾,北匈奴与车师后部共同攻杀索班,鄯善告急于汉。邓太后召班勇到朝堂与公卿会议对策,班勇以为宜置护西域副校尉于敦煌,恢复敦煌营兵三百人,另遣西域长史率五百人屯楼兰。邓后从其议,但未及遣长史出屯。123年,始以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出屯。124年,班勇开导龟兹王白霸、姑墨等国,使之降附。随后班勇又兵发车师前部,击走北匈奴,并屯田柳中。125年,班勇大破车师后部,斩其王军就,以报索班之仇。126年,班勇发诸国兵出击北匈奴呼衍王,呼衍王远逃,车师前后部由此得到安定。127年,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共讨焉耆,约定同时到达的日期,张朗想独自邀功,先期赶到焉耆,元孟降。班勇反以后期获罪,被征下狱,免官,后卒于家。东汉时,西域三通三绝,至班勇以长史重平西域,自此遂不复绝。

北匈奴西迁大致为四个阶段:

1,般悦时期(约91-约160年)

公元91年北匈奴单于因战败逃往西北,逃至乌孙西北的般悦。居住了数十年,又被迫迁移到康居。这个时期北匈奴侵扰西域各国。

2,康居时期(约160-260年)

由于北匈奴故地出现了强大的鲜卑族,对北匈奴威胁很大。北匈奴将老弱留在般悦,只选择精壮善战的随同打仗,攻下康居之后就统治该国。北匈奴在康居地区生活了多少年,不详。后来可能是由于贵霜帝国和康居居民的联合打击,被迫迁往粟特地区。

3,粟特时期(约260-350年)

粟特古称奄蔡,居住在咸海地区。

据推测,北匈奴大约是350年左右受到柔然人逼迫,遂迁入阿兰境内。

4,阿兰时期(约350-374年)

阿兰人居住在西亚和东南欧的黑海北岸顿河流域的平原上,其语言属于印度--欧罗巴语言中的伊朗语系,人种属白色人种。阿兰人以战车为主,但是敌不过匈奴骑兵,结果阿兰国王被杀,一部分人逃散各地,另一部分人被匈奴接受为""同盟者""。阿兰武士被吸收到匈奴队伍中去,成为匈人军队的组成部分。

阿兰被征服以后,哥特人和罗马人才第一次听说“匈人”这个名字。从此,北匈奴就以“匈人”这个名字驰骋在欧洲。

395年1月17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逝世。他在临终前,将帝国东部分给长子阿卡迪乌斯,西部分给幼子霍诺里乌斯继承。罗马帝国自此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此时的匈奴正处于乌尔丁大单于的统治。乌尔丁曾说过:凡是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只要他愿意,他都能征服。400年,匈奴在乌尔丁大单于领导下,开始向西大规模入侵,一举夺得了整个多瑙河盆地,并一度攻入了意大利,这一事件的连锁反应就是逼迫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为躲避匈奴人,只得向西罗马腹地进军,410年,西哥特人攻陷了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西罗马帝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在疆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奥克塔尔大单于建立起以匈牙利平原为统治中心的匈奴帝国,单于王庭稳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附近,这个‎‎‍军‎‎‍事‎‍‌帝国成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最严重的威胁。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