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10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本章后记:1 郭玉:东汉广汉雒(今四川广汉北)人。当世名医。少从程高学医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医道高明,兼重医德。病者虽贫贱,亦必尽其心力诊治。卒于宫。

郭玉正确指出了存在于东汉王公贵族的生活和思想行为对疾病诊治的不良影响;同时也科学地揭示了医生诊治不同社会地位的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是继扁鹊之后又一个对医疗社会与心理有研究的医家。

2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县人。为渔阳太守时屯兵渔阳郡狐奴县(今顺义县北小营北府村前、狐奴山下。),开稻田8000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开北京地区种植水稻之先。

3 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

4 弱水:今黑龙江

5 大泽:今呼伦贝尔湖

6 一般看法认为,宇文部鲜卑是源自匈奴而后揉合了鲜卑血统的部族。《魏书》也认为宇文部本是匈奴种,“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其语与鲜卑颇异。”。根据《周书》所述,葛乌菟的后代中有个叫普回的,在一次打猎时拾得三个玉玺,上有“皇帝玺”的字样,普回认为是上天授与。当时该族称天为“宇”,称君为“文”,所以自称宇文国,并以为其姓氏。

宇文部与拓跋部关系较佳,二部时有通婚。与慕容部之间却是争斗不断,连续数位首领宇文莫圭、宇文逊昵延、宇文乞得龟、宇文逸豆归皆曾为慕容部所败,在345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宇文部终于被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政权灭亡,部众被迁移后散灭。

宇文部虽然消散,但并未完全自历史舞台中消失。据《周书》所载,北周皇族宇文氏即系宇文部鲜卑的后裔,西魏太师、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507—556年),就是逸豆归的五世孙。除此之外,宇文部有一旁支后来在南北朝时发展成库莫奚族,该族于隋朝后被称为奚族。而另外一支迭剌部也在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一个在后世颇具影响力的部族——契丹。

日期:2010-01-11 11:01:43

第三十六章通使大秦卅年烽烟

自西域一统后,丝路畅通,贸易激增。西域诸国关塞、馆邑,尽是往来于路途的商胡贩客,不绝于时月。西去丝绸、铜器、铁器、漆器。东来玻璃、宝石、玛瑙、马匹乃至葡萄、苜蓿、蚕豆、箜篌、琵琶。市集繁茂,财货如山。各国从中获利巨大,且喜班超宽严有度,轻徭薄役。怀德畏威之下,全心依汉。遂使班超重拾早年沟通丝路极端的大秦帝国之心。招来甘英商议此事。

班超说道:“以往听成上说过,我大汉丝绸经月氏、安息多国转运直至大秦。哦,成上称其为罗马。一匹丝价竟可至百倍,与等量黄金同价。其中厚利,大都为安息所获。我早有意直通大秦,交流东西。现西域安定,诸国归心,商路通畅。且听往来客商谈及如今大秦贤君当位,正是良机。沟通大秦,不亚当年博望侯凿空之旅。老夫自幼仰慕张骞,若在壮年,此事当可亲为。惜今老迈……”,看着眼前也不再年轻的甘英,班超心头百感交集,下面的话没有说出来。

甘英心潮澎湃,说道:“大人放心,属下竭尽心力,一定不辱使命。”。班超说道:“可惜成上此刻跟随耿恭前往西羌,若有他助你,成功大有可为。”,甘英答道:“大人说的是。当年我随耿恭前往大月氏,全靠他才得以功成。”。

班超又嘱咐数语,甘英自去准备出发。

甘英率了一支百人的队伍,越葱岭,过贵霜,入安息,一路艰辛备至。二年多后。经过一系列安息境内的小国,终于抵达安息最西端的条支国。再往西行,过了条支,就是罗马帝国控制下地域了。

自被尊为“奥古斯都”的屋大维于公元14年死后直至公元96年间,罗马帝国纷争不断,前后换了8位君主中仅有一人得以善终。96年,残暴的罗马皇帝图密善被刺身亡后,涅尔瓦被元老院推选上台。涅尔瓦宽厚节俭,开创了罗马帝国的五贤君时期。甘英到达条支之时,涅尔瓦已死去年余。涅尔瓦死后无子,在死前已选定一位‍‍军‌‌‎‍‎事‎‍‎统帅——上日耳曼尼亚总督图拉真为继承人。此举也开了养子继承的先河。此后的四贤君: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庇护、马可· 奥里略均是前任的养子。公元96年至公元180年,五贤君时期又以最强盛的安敦尼· 庇护时期而命名为安敦尼王朝。这是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

图拉真有丰富的行政经验,而在他的背后则有强大的上日耳曼军团。上台伊始,就复活了罗马共和时期的侵略倾向,整军备战。

安息与其说是个大帝国,不如说这是一个由八个独立小王国、许多自治城邦、贵族领地、行省所组合而成的政治集合体,东边此时已被勃兴的贵霜帝国压迫西退。眼见西边的图拉真又磨刀霍霍,怎能不胆颤心惊。

安息沿途诸国得知大汉使者到达,无不殷殷接待,安排向导、司译,尽心尽力。只是丝路贸易所得丰厚,一听到甘英要前往罗马,担忧丢失这支撑国力的重大财源,明里殷勤备至,暗里设法阻止。

条支王劝道:“此去罗马,要通过宽广的大海。往来时遇上顺风也要三个月才能度过,若遇逆风,就需至少二年,所以入海之人必须要准备三年的粮食才行。路途艰难,汉使还需仔细斟酌。”。

甘英答道:“我奉命来此,自当竭心尽力,完成使命,岂能畏难不前。”。

见甘英心意甚笃,条支王只好派遣子弟护卫,向导前行。上路后,甘英见骑者与战马均被铜甲,除去胸甲与头盔,还额外配铁制手套、护腿,连所乘战马也配铁面帘与护颈。双手握持一支丈余骑枪,以双膝控马行进。并携长剑、战斧或弓矢。想起以往听成上说过“安息人射箭法”,可这些人、马如此隆重,何能善逃回射?将此疑问之骑者首领,那人神情倨傲说道:“汉使所指乃是轻骑,逃身回射,不是我等重骑职责。安息国中,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担当冲锋之职。陷阵破敌,一往无前。”,甘英心里暗笑,冲锋还是逃跑有什么关系,打得赢才是关键。口中还是夸道:“将军神勇,令人赞叹。条支王竟以亲贵子弟护送本使,足见诚意,本使必将回复大汉天子,以张两国之谊。”。

行数日,甘英见茫茫大海、烟波浩渺。问道:“这是西海吗?”,向导答道:“正是。汉使大人还有意前行吗?”。甘英说道:“当然。既已到此,岂能半途而废。”。向导又道:“若是不利,往来不下六年,大人定要想好。”。甘英不说话,缓步走到海边。掬起海水入口,赶紧吐出。甘英生在内陆,生平从未见过大海,更未尝过海水。吐出之时,犹在感叹:“没想到海水如此咸苦不可食。”。望着无边无际的海上波涛汹涌,顿时心生踌躇。

甘英终于回身招呼向导说道:“本使决心入海,你且准备去吧。”,从人中有人劝道:“大人,江河尚且屡有翻船,何况这海上波涛巨大。”,向导说道:“这风大浪大不算最险,这海中有善使人思土恋慕之物,常有禁不住‎‍‍诱‌‎‎‍‍惑‌‌‎者自行跳入海中寻死。”。甘英犹豫不决,向导还在说道:“入海也没有问题,只要汉使大人自觉能够不念父母妻子,禁得住‎‍‍诱‌‎‎‍‍惑‌‌‎就行。”。此话登时吓倒了众人。连甘英在内,出使经年,谁能不念妻子,从人纷纷告饶:“大人,三思啊!”,“大人,你要让我等生还回乡啊!”……

甘英终于下令:回程!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