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1-08 21:18:40
第四节松锦决战
此时关外的松锦大战早已打响了,关内、关外乱得一塌糊涂,明王朝焦头烂额。
多尔衮等回军以后,清廷就在筹备松锦大战了。其实当时对从哪里进兵,清廷内部的意见是十分不统一的,有建议抛开宁锦,直接攻打山海关,胡扯,宁远和锦州的建立就是为了防这一招的;有建议还是攻打北京,来个釜底抽薪的,皇太极早试过了;有建议从辽东半岛航海到山东半岛的,这条通道要用来输送粮草、牵制敌人、配合主战场还行,若要作为正常的进兵通道仍嫌不足;还有建议打开宣大通道的,皇太极也试过了,这条通道绕远了。总之是议论得沸沸扬扬、莫衷一是。
皇太极最终决定还是走正常通道,从宁锦一线入关,因为这确实是一条最好的通道,进可攻、退可守,不论清军破关南下多少次,只要辽西通道不打开,一切都是枉然,正如章京盛忠所说:“年来我兵内入,累次破城获捷,而不得坐守其地者,皆因关门(指山海关)阻隔,首尾难顾,是以得其城而不能保。”但要取山海关必先取宁远,要取宁远必先取锦州,这次打的就是锦州。皇太极也试过,锦州城坚不可摧,无法强攻,只能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问题是锦州城粮食充沛,短期内无法耗尽城内军粮,这时清廷其他地方出问题的话,只能撤军去解决,这样一来,等于白忙活了。简单来说,有三个问题:第一,内部统治不稳固;第二,后方不稳,皮岛、朝鲜、蒙古若偷袭一下,皇太极必定要分兵解决;第三,军用物资不足,围个一年半载就没有后劲了,到时候还是要撤兵,明廷的大量物资再次开赴锦州。然而此时的清朝兵精粮足,已经不再是皇太极登基时的情况了,皇太极积极调整民族政策,暂时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固了清朝统治的根基;三次征讨察哈尔、两次征伐朝鲜、又攻克了皮岛,解决了清朝的后顾之忧;四次入关伐明之战,积累了大量的战略物资,皇太极手上的牌足够把锦州围死。而明朝这十几年来的情况则持续恶化,只要皇太极的脑子不短路,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明清对峙的僵局也将被打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