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里的时间顺序并不是我想提醒你的要点。刘向在给这本书取名时称之为‘策’,而并未向司马迁一样对一本历史著作称之为‘记’,这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情,这说明刘向自己已经意识到他所编订的这本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称之为一本记述历史的书籍。刘向所依据的史料大概是好几本书,这些书的书名据他自己所说,‘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同时‘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他看了这些书之后,‘以为战国时游士所辅用之国,为之策谋’,所以‘宜为战国策’。这些史料的作者们基本上都是站在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角度来描写当时的历史事件,尤其是着重刻画了游说之士们对各国君王和权臣所说的游说之词以及这些言辞所产生的影响。每一篇策文一上来先交代事情的缘由,接着便是游说之士对相关决策者进行游说,最后写出事情发展的结果。这是战国策的基本叙事结构,但这种结构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即游说之词对人物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印象难以察觉,而读者在阅读时往往又会被其言辞的气势磅礴和观点的新颖别致所倾倒,更加使得这种印象根深蒂固,难以消除。于是就会出现一种简化历史的倾向,认为战国时代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是被这些游说之士的华丽辞藻所控制的,而其他可能影响人物命运和历史走向的因素——甚至的是巨大的因素——由于没有被记录下来或者被简单的一笔带过,而被人们永远的忽略了。站在严谨和公平的角度上说,游说之士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所以阅读《战国策》时必须要牢记一点,你所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历史,它是一个扭曲的历史,是从某一特定职业的人物眼里看到的历史。真实的历史由于资料的缺乏已经无法还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