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色动力学靠什么发展起来的?
不就是靠着颠覆“常识”吗?
就算错了也无所谓,权当是一次没有失败成本的尝试了。
吃过晚饭后,陆舟顺路去了一趟R2楼,格雷尔教授正好在办公室里等他。
“你要的数据都在这U盘里面,包括CMS探测器上收集到的数据,我也帮你要了一份。不过说实话,这数据根本没什么用,我们对1TeV能区的碰撞只做了不到一个小时,这点东西除了检验各个探测器的灵敏度之外,根本得不出任何有用的实验结果。”
陆舟:“谢谢……我只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不管有没有用我都想试着研究下。”
“好奇心吗?”格雷尔教授笑了笑,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那我就祝你好运了。”
数据已经到手,该如何处理成了问题。
从量子色动力学的理论入手,缺乏理论的支撑。
然而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样本的数量又太少,根本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对着这足足有10个G的数据分析了五个晚上,陆舟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想要确认这个异常的凸起究竟是不是特征峰,归根结底还是得在强子对撞机上跑几圈。以现在的数据量,积累的那些事例连3sigma的置信度都不到,甚至谈不上一个物理学中的“迹象”,更不要说“发现”了。
闭门造车了五个晚上之后,陆舟拿着这五天来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找到了卢院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