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
步承启一边悲愤的抹去了大家喷在自己脸上的口水,一边把孙老头拉到了旁边屋子里,从怀里拿出了一张二指大的小条,
“孙大人,您看看这个再喷我行吗?”
孙忠从心里不相信步承启会对朱祁镇有什么坏心思,毕竟步承启为朱祁镇做的已经太多太多了,要不是今天的提议太过匪夷所思惊世骇俗,自己还真不愿意喷这个为自己外甥立下大功的小青年。
见步承启把自己拉到了一遍,拿出张字条递给了自己,孙忠展开来一看,
“太上皇暂缓回京!这?”
“孙大人莫要声张,此乃皇上密旨!”
步承启压低声音,介绍着字条的来历。
“皇帝陛下这是何意啊?”
孙忠没转过弯来,接都接回来了,干嘛还要发密旨让边关守将暂缓放行啊!
“我觉得,陛下这是想要太上皇的性命啊!”
“啊!这可如何是好?”
听了步承启的话,孙忠也反应了过来,毛的暂缓回京,是干脆不让他回京啊!
“太上皇现在无权无势,除了太后没有任何依仗,若想安然回京,必须有点背景才行。”
“背景?哎呀我说步将军,步贤侄,你就不能说点人能听的懂的话啊!”
孙老头见步承启又开始摆和自己听不懂的新词,心里十分的焦急,恨不得一脚丫子踢死这个大忽悠。
“背景啊,背景就是关系呗!比如太上皇是瓦剌的女婿,这就是背景,于冕是于谦的儿子,于大人就是于公子的背景。”
步承启也很无奈,二十一世纪的语言文学极度的丰富,自己脑子里也是塞满了这些东西,就算知道应该找个词替代一下,自己也没办法做到每次说话都能想好,只好别人问时再解释一下,一来省的没开口先想词,二来可以体现一下自己的高深莫测。
“奥!原来如此,那你的意思是,有了瓦剌做背景,陛下那里就不会轻举妄动了?”
“总要有所顾忌吧!”
“言之有理,可成亲这事需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太上皇若在紫荆关到成亲,恐怕?”
“李实李大人是太上皇的媒人,派个人把他忽悠来了就是,至于父母之命,姥爷行不行啊?”
“姥爷?”
“就是你,母亲的父亲叫姥爷。”
“其母尚在,老夫岂能越俎代庖?”
一听让自己充当老一辈的革命者,孙老头感到十分的为难,不知道这么做了以后,自己的闺女会不会埋怨自己。
“事急从权,你就认了吧!”
步承启可不管老头怕不怕闺女闹事,你外甥娶老婆,黑锅你不背,谁背啊?
“一应礼仪谁来掌控?”
孙老头眼珠一转,又提出了问题。
“俩礼部侍郎都在这(杨善李实官职是左右礼部侍郎),你还怕弄不好个婚礼啊?”
步承启见招拆招,步步紧逼。
“太上皇纳妃,所需甚巨,钱财从何处来?”
孙老头一看礼仪上说不过步承启,又从经济上找起了原因。
“靠!门口停了十多车呢,你还愁你外甥没钱成亲啊!”
步承启拿手一指,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孙太后的积蓄。
“啊!不可不可,那是太后娘娘多少年的积蓄,你怎么能擅自动用啊!”
孙老头一看步承启在打自己闺女的主意,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说啥也不答应。
“嘿!我说孙大人,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啊!我啥时候要动太后的钱了,这钱说好听点是给太上皇成亲用,说难听点是给太上皇保命用,关我屁事啊!”
“那也不行!太后娘娘的钱,你说破了天,我也不会让你动。”
孙老头打定了心思,死活不听步承启的忽悠,心里一个劲的在那腹诽着步承启,上次让你忽悠着老子忽悠自己的闺女,这次又想忽悠着老子花闺女的银子,你特么的也忒不是东西了吧?老子都这个年纪了,你还把个黑锅一个劲的往我身上扣啊。
“切!谁让你动了,你想动,可得有那权利啊!”
步承启一看老头耍起了赖皮,狗脸一翻,老子还不搭理你了。
“你,我受太后所托押运财物至此,怎么会没有权利啊?”
孙老头一看步承启翻脸,怕他再出什么鬼主意,连忙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
“奥!是太后让你运来的,对吗?”
“运到了吗?”
“啊!应该到了吧!”
孙老头看了看外边的大车,好象想到了什么。
“运到了你的任务不就完成了吗?你凭啥还管啊?”
“太后是我闺女,她的钱,我就该看着点。”
第三卷成家立业第四十八章还是忽悠
“大爷,人家儿子花娘的钱,关你什么事啊?有这空,你还是赶紧回家一趟,准备点礼金比较靠谱。”
步承启把脖子一歪,眼珠子撇到了天上,一副我懒的搭理你的模样。
“儿子花娘的钱,我是他姥爷!这事莫非真轮不到我管?”
孙老头被步承启绕的头晕,扒拉着手指头在那算计他们祖孙三代的亲戚关系。
“你姓毕吗?”
步承启见孙老头被自己忽悠晕了,知道第一个反对派快被自己解决掉了,赶紧追问了一句,准备把孙老头彻底弄混乱了再说。
“老夫应该姓孙不姓毕吧!”
“那不就结了,我告诉你,你只要不姓毕,就少操外甥的心,看见大门了吗?”
“看见了。”
“认识回北京的路吗?”
“认识!”
“认识就好,我跟你说啊,押运财物的事,你已经办完了,现在你的任务,是赶紧出了大门回北京,跟太后娘娘说说字条的事,然后准备点礼金,喊着李实一起回来,明白了吗?”
“明白了!”
“重复一遍!”
“财物我都送到了,跟太后娘娘说说字条的事,回家拿点钱,喊着李实一起回来。”
“好,你可以走了!”
步承启拍了下手,终于忽悠挺一个了。
“如此事不宜迟,老夫这就告辞了!”
“路上小心,速去速回!”
“老夫省的!”
孙老头一边说话,一边把双手一拱,身子一转,昂首挺胸撅屁股,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大门,走出了城门,朝着北京的方向,飞奔而去。
步承启见孙忠已经走远,用手把脸一呼喇,一脸严肃的走回了大厅,冲着吐沫星子乱飞的杨善笑眯眯的走了过去,
“杨大人,你过来,我跟你商量点事!”
“奥!和我商量事?”
杨善一愣,拿手指头指着自己的鼻子,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步承启。
“是啊,大事!”
步承启眨着眼睛,冲杨善一个劲的使眼色。
“哦!头前带路。”
“您看看这个!”
步承启故技重演,把朱祁钰写的字条给杨善递了过去。
杨善看完了字条,也象孙忠一样,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杨大人,皇上让您去瓦剌的时候,就专门告诉过您,不能让太上皇回来,对吗?”
“您想想您得到的旨意,再看看我收到的字条,能感觉出点什么东西来吗?”
杨老头号称大明第一辩手,脑袋瓜子不是一般的好使,看到字条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朱祁镇回到了京城是多么的危险,可这也不能说啊!只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算是回答了步承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