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79节

热门小说推荐

“你,枪端稳了,你刀往下劈的时候要用力!兄弟,太上皇这次真能回来?”

曹铤一边训练士卒,一边跟步承启打探着小道消息。

“差不多吧!估计这会太上皇把也先也折腾个差不多了,恐怕巴不得他赶紧走呢。”

步承启低溜着头,一边回答着曹铤的话,一边踢飞了脚下的一颗小石头。

“他要再不把太上皇送回来,恐怕草原上就到处是皇妃了,你说我一身上下这么多优点,太上皇怎么就不学点好呢?”

步承启懊恼的摇了摇脑袋,对朱祁镇同学的不学无术,表示出了自己深深的无耐。

“啊!小弟慎言啊!太上皇又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了啊?”

曹铤听了步承启的话,一脸愕然,他四下里看了看,没发现周围有什么人,压不住自己的八卦心思,又打听起太上皇的隐私来。

“还能有啥事啊!娜仁公主的侍女,以后咱们见了面也得喊娘娘了。”

“啥!太上皇又弄了一个,卧槽!这也太猛了吧!”

步承启一看曹铤一脸崇拜口水直流的样子,知道这货又在憧憬他的幸福生活,为了让他尽快的清醒过来,步承启拿胳膊肘子使劲碰了曹铤一下,

“废话,太上皇是什么人啊,那是真龙天子!放到哪都是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自然少不了美女自荐枕席,就你那形象,根本没得比。”

曹铤被步承启拿胳膊一碰,登时缓过神来,他擦了擦自己的口水,连连点头,“那是那是,我哪敢跟太上皇比啊!”

“送你的毛衣穿上了吗?”

“穿上了,大小正合适!兄弟你手真巧,回头我给你找个嫂子,你替我好好教教她!”

听步承启说起了衣服,曹铤得意的晃了晃肩膀,脸上露出了一腚的笑容。

“合适就好,我说大哥啊,你派几个人,去瓦剌收点羊毛行吗?”

步承启抬眼看着正在训练的士卒,意味深长的问着着曹铤。

“啥?买羊毛!兄弟你没事吧?”

曹铤一听步承启要买羊毛,心中十分不解,就这破玩意还用得着买?太不会过日子了也。

“对,买羊毛,以后咱们就靠这玩意改善生活了,总不能天天跑草原上抢羊毛吧?不过这事不着急,你留意一下人选就行。”

“那什么事着急啊?”

“训练士卒,做好太上皇来紫荆关的准备,笨!”

第三卷成家立业第四十二章尴尬的杨善

“大哥,您找我?”

伯颜帖木儿正在军营里训练士卒,突然接到了他大哥也先的召唤,为了不让也先等急了眼,老小子打马飞奔,来到了也先的营帐。

“哎呀二弟,你可回来了,给,这是皮乐马尼哈马给我们写来的书信!”

也先一边说,一边把一封书信递给了自己的二弟。

伯颜帖木儿也没客气,拿过书信仔细的看了半天,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书信的内容分为国事和家事两个部分,并对两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分别的阐述,

皮乐马尼哈马在信中称,大明的皇帝朱祁钰和大明的老祖宗孙太后都召见了自己,在接见时,他们对双放都关心的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

在国事上,朱祁钰同志重温了明瓦两国在历史上的各种合作和友谊,解释了土木堡之变中的一些误会,检讨了大明帝国在这次冲突上的一些不理智行为,对双方官兵擦枪走火等事件作出了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为确保以后不会出现类似事件,大明帝国愿意与瓦剌发展贸易,加强合作。力图通过合作,弥补双方的创伤,增加相互的了解。

为了表示大明帝国的诚意,大明帝国将派杨善作为谈判的代表来瓦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友好访问,访问的内容主要是明瓦两国共同关心的一些话题,希望瓦方能够予以充分的重视,与大明一道,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边关系而共同努力。

在家事上,孙太后表示,她非常欢迎娜仁公主投入大明的怀抱,成为皇家的一员,她为儿子有了一个好老婆、自己有了一个好儿媳、太子有了位好母亲而感到无比的自豪无比的欣慰。

据孙太后称,婚礼的问题不需要亲家担心,毕竟太上皇纳妃是四海讴歌、普天同庆的事。她一定把这件婚礼当成景泰二年的一件大事来办,一定会办的让亲家满意,让儿媳妇满意,让明瓦两国人民满意。

聘礼的问题孙太后的发言也有所涉及,虽然没说数量,但是绝对不会小气。由于孙太后只有一个儿子,实在不想让他赖在瓦剌当过门女婿,鉴于瓦方有追杀使者的前科,孙太后提出,要求双方在紫荆关交付聘礼并一块接回儿子和自己的好儿媳。

“大哥!大明怎么杀了喜宁,说话还这么客气啊?”

伯颜帖木儿看完了书信,脑门子上立刻出现了一溜问号,本以为杀了喜宁也就撕破了脸,可看看人家皇帝和太后的发言,实在不象是要跟自己开兵见仗的样子啊!

“莫非是因为太上皇在我们手里,他们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不对,若是如此,大都都拿下来了,还用得着派什么使者吗?”

“难道他们真的是把喜宁当成了叛逃的太监,所以才给杀掉了?”也先挠了挠脑袋,眉毛挤成了一个大疙瘩,反复的猜测着喜宁的死因。

“我想,应该是个误会!”

“啥?又是误会?”

“应该是江福自作主张杀了喜宁!”

“对,二弟之言有理,应该是个误会。”

也先也明白过来了,因为自己性子太急,李实一往回走,自己就急急忙忙派出了使者。喜宁被杀的时候,估计李实还没到紫荆关呢。人家没得到信,不知道是亲家,自然不会对一个叛徒客气,那么杀喜宁可不就成了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杨善,大兴县人(北京户口),在大明王朝,他绝对是乱草丛中的一支花,鸡群里的一只鸭,浑身上下的透漏着他的与众不同,如同一盏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没有学历的人,向前挺进的道路。

众所周知,明朝是个只讲学历不看出身的朝代(非科举不能为官),如果你想进步,那就非得考进士不可“身非进士,不能入阁”。

可事情总有意外,伟大的杨善同学在学历很低(秀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活的久、能忽悠),在一次次大风大浪中左右逢源,来回忽悠,终于熬成了礼部侍郎,负责起了大明王朝的外交工作。

关于朱祁镇对于杨善同志的工作安排,步承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杨善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忽悠死人不偿命的一生,是专门利己毫不利人的一生,如此人渣不干外交你让他干嘛啊?

杨善用自己的奋斗,用自己的事迹,用自己的血泪,用自己的忽悠告诉了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你有过人之处(自己能忽悠),有合适的机缘(社会有需求),那么学历,是可以忽略不计滴!

在也先苦苦的期盼中,杨善来了,两袖清风的来了,没带一片云彩的来了,他这次到瓦剌来,肩负着两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两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两个具有重大意义堪称历史转折的任务。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