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教授说:“张雨阳的确比杨光明好一些,但也没有高太多。何况张雨阳才四十一,还有好几次机会。”
郑教授说:“评审还是要看候选人的工作质量,年龄只能作为参考因素。他几次参选没有中,还是因为他的工作质量不够出色。”
几个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眼见着四个评审在杨光明的问题上搭不成一致意见,大家纷纷把脸转向了方文昌。方文昌沉吟了半天,斟酌着说:“国家对杰青的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优秀人才快速成长。我们要给国家找一些有潜力,能做出优秀成果的年轻人,主要考察候选人独立工作取得的原创性工作成果。
杨光明的文章数量的确不少,但是原创性相对弱一些,很多文章看着像是追国际物理界热点问题的跟风文章。所以每个课题后面的实际物理意义,他了解得并不是特别透彻。这就导致了杜老师问他物理问题的时候,如果问得稍微深一点,他就答不出来的现象。
我们做科研,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科学问题,文章只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产品,不是科研的目的。如果为了发文章而发做科研,这就失去了科研的价值。国家现在提倡清理科研五唯,就是要清除这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现象。
我同意李老师的观点,张雨阳比杨光明要强。张雨阳年轻,但这不能成为他被牺牲的原因。我们要给国家选有潜力的人才,我们不是做慈善,不是开敬老院。水平同样的情况下,年轻的候选人当然潜力更大,何况相比杨光明,张雨阳的思路更清楚,他提出的科学问题更有前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