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与发展可以说是一路艰难无比。
现代高铁之路也同样遭遇了无数坎坷。
第一代高速动车组生产于2006年左右,那时中国缺乏核心技术,只能依赖引进日本、法国、德国等国高速动车组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吸收了国外技术后,中国开始自主研发之路,结合了中国铁路运营的特点,研发出了第二代动车,编号以CRH380开头。
当时,为了拿出最佳的头型方案,仅车头的气动性能,团队就进行了17项75次仿真计算,做了760种工况的气动力学试验和60个工况的噪声风洞试验,完成了22项多达520个测点的线路测试。
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超乎想象的工作量。
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丁叁叁说,最终性能最优的“火箭”头型出炉时,气动性能海量的数据堆了4米多高。
然而,研发的道路上总难免有失误,2011年7月,那场震惊全国的7.23事故发生了。
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
此次事故共有六节车厢脱轨,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事故发生后,全国舆论掀起了巨大风暴,无数“专家”、“公知”、“大V”在网上口诛笔伐,对高铁泼污造谣,还振振有词地说:“政府为了掩盖真相,连人带车一起埋,以便将来,继续运营这种不安全的交通工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hellbook.cc
(>人<;)